常常作簡報,常常教簡報,更常常聽簡報(最高記錄,一天聽超過20個簡報).要寫一些簡報技巧的文章.卻發現簡報技巧的範圍那麼大,要從那邊開始呢?嗯...先從反方向來談.簡報不是什麼好了.
簡報不是PPT
許多人認為,要作好一個簡報,就是把 PPT 作漂亮一點.這其實是最大的誤解之一。
沒錯,PPT 作的漂亮,台下的聽眾一開始看到會眼睛一亮,但是接下來,就得靠簡報者的表現了,如果簡報者不知如何呈現及說明簡報,那再好的 PPT,也就像煙火一樣,爆一下就沒有了。
如果 PPT 漂亮就可以把簡報作好,那您覺得相同的 PPT,由不同的人來簡報,會有多大的差異呢?或是換一個角度想,一個簡報技巧的高手,是否一定需要 PPT 呢?
簡報不是念稿
這是簡報催眠法最高的境界之一(也是最慘的情形之一),只見台上的簡報者看者投影片,一字一句的念出來,而通常這種投影片,是由一堆細細小小的文字所組成(這樣才能念的久),最無辜的是台下的聽眾,明明早已把這張投影片的文字看完了.但是台上的簡報者才念到 1/3.這樣的情形,相信您一定不陌生。
而聽眾....早已逐漸的進入...甜甜的夢鄉...
簡報不是丟資料
20分鐘的簡報,超過60張的投影片。簡報者有如高鐵通過一樣,以時速300 km 的速度迅速換頁。台下的聽眾,早已被眾多的資料塞的頭昏腦漲,不知自己身在何方。再配合上一堆的文字、數據、資料.嗯....又再次催眠了台下的聽眾.
註:有一種簡報技巧叫高橋流,是以大量的投影片及文字變化來達到簡報效果。不過這需要更多經驗及練習,Jeff 自己就曾作過 20 分鐘用掉 50 張簡報.但是...練習了 8 個小時.
簡報不是天生的
是的, 我完全認同有天份這件事情,有些人就是天生會講話,表達的流利又順暢。可是好的口才並不等於好的簡報技巧,如何開場、如何呈現重點、如何收尾、如何達成簡報目標,這些都需要學習&練習。可不是光靠好口才就解決了。
相反的,我看到更多的學生,也許沒有很好的口才,但透過一次一次不斷的練習,從很慘的簡報,到很棒的簡報.只要有心學習,任何人都作的到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